島素幫浦及連續性葡萄糖監測儀

台中榮總小兒科 徐山靜主任

 

1(幼年型)糖尿病與第2(成年型)糖尿病差異極大:其致病原因為自體免疫反應,致病機轉為胰島素缺乏,好發年齡為青少年及兒童,治療必須以注射胰島素來取代正常胰小島的分泌,病人的照顧常長達50-60年以上;因而良好的血糖控制極其重要,但卻極度困難。 

傳統的胰島素注射為每日早餐及晚餐前,30-45分各注射一次中效及短效胰島素的混合劑。由於吸收緩慢且不穩定,與自然胰小島的分泌相去甚遠,病人生活缺乏自由且需忍耐高血糖及低血糖的不時發生。胰島素幫浦為此於1980年代問世;經過不斷改進,1990年代後它才較為普及,且使用者快速增加中;2000年估計全球有10萬人使用它。 

§ 胰島素幫浦 


胰島素幫浦利用幫浦,將裝置在注射筒內的胰島素,以2種方式輸入病人的皮下軟針管:連續少量的基礎率(Basal rate),及餐前或臨時矯正高血糖的較大追加量(Bolus),二者皆可預先設定或隨機輸注。

與傳統針筒注射比較,幫浦的優點包括:

 1.一次注射可維持3天。

2. 只用短效胰島素(R.I.Lispro),吸收差異較小僅3%;而中效或長效胰島素高達52%

3. 改進血糖控制。 

4. 飲食、運動、及作息較具彈性。

5. 減少嚴重低血糖。

6. 低血糖較易處理。

 

缺點則有:

1. 隨身攜帶著一台幫浦機器,較不方便。 

2. 可能出現機械故障、輸注管阻塞。

3. 皮膚較易發炎或感染。

4.可能增加酮酸血症的危險性。

5. 花費昂貴。


選擇病人時需考慮的因素應包括:個人意願是否高,有無能力操作及設定幫浦,需配合至少每日監測血糖4次,個性穩定否,對幫浦的期望是否不實際,皮膚有無過敏,有無經濟能力,最好還能正確認識和計算食物的代換。 

就醫療方面而言,適合使用胰島素幫浦的病人有:孕婦(包括孕前、孕中),經常低血糖者,低血糖無自覺症狀者,有黎明現象(Dawn phenomenon)者,想加強血糖控制者,已出現早期慢性合併症者,或想改進生活品質及彈性者。 

 

開始劑量常用原來每日總量的70-75%,一半作為單一基礎率,一半作為追加量(Bolus)。基礎量的調整,分數個時段檢測,依個人情況找出最合適的分段及劑量,多數病人需分3-4段。餐前追加量建議以進食食物中的醣類計算即可;隨機的高血糖則以矯正追加量來矯正,此乃先根據各人的胰島素敏感性計算開始量,以後再作個人的調整。詳細步驟可參考迷你美工作手冊。 

 

文獻報導胰島素幫浦的使用,多為正面的結果。綜合而言,文獻使用過的病人覺得對糖尿病較能掌控而有獨立自主的成就感。 

§ 連續性葡萄糖監測儀 


連續性葡萄糖監測儀,具極小的侵襲性;即需將感應器放置皮下,每5分鐘一次,可連續記錄3864次血糖。分析原理與一般血糖機相同,即利用葡萄糖去氫的反應。它的準確性在少數幾篇文獻中報告不錯,與實驗室及居家血糖監測分析的相關性均達0.965 此系統有助於更準確而詳細的瞭解糖尿病人血糖的變化,可幫助達到更佳血糖控制。對葡萄糖不耐的病人,或其他代謝異常導致低血糖或血糖不穩定的病人,也可提供極具價值的資料,作為診斷和治療的另一種評估方法。在目前,尚無可靠的不具侵襲性連續葡萄糖監測儀可使用的情況下,本儀器有其相當的必要性。

 

http://iddm.kungtai.org.tw/all/introduction.htm

 

arrow
arrow

    兔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